心有天下 智有乾坤_员工文化_企业文化__宝鸡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
ylzzcom永利总站线路检测


中文版English
大道远行


(86)0917-2790802
传真 : (86)0917-2790802


关键字:


心有天下 智有乾坤

单位 :高新公司  作者:齐亚静

   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 ,留下了许多伟人佳绩,他们或政绩卓著或才情远扬,或名垂千古或永载史册 。他们推动着历史的车轮走过岁月沧桑 ,托举着华夏文明傲立世界之林。在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中,曾国藩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位,他颇具争议,却又万人敬仰 ,他资质平平,却在晚清时期 ,凭借过人的识人之术,审时度势的远见 ,临危不惧的定力拯救晚清于水深火热之中。也因在平定太平天国之时的心狠手辣,被称为“曾剃头” 。古今中外,对他推崇备至的名人很多。李鸿章说:“师事近三十年,薪尽火传,筑室忝为门生长 ;威名震九万里,内安外攘,旷世难逢天下才。”毛泽东也说:“愚于近人,独服曾文正 ,观其收拾洪杨一役 ,完美无缺”白岩松:“在他身上看到人生方向”。

    唐浩明所著的《曾国藩》共分三部,分别为血祭、野焚 、黑雨。在读《曾国藩》之前我也仅知道他是晚清重臣,青年时期的曾国藩,在同期人才中并不突出,但他也渴望功成名就,渴望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,渴望名垂千史 。在满目刀兵 ,遍地狼烟的晚清时代,曾国藩临危受命,墨绖从戎 ,组建湘勇,平定太平天国 。

内忧外患之际,曾国藩走上了历史舞台。组建湘勇 ,从招募勇丁、筹备军饷、创办水师 ,无不面临着种种问题。可是即便克服种种困难,苦心经营,看似踌躇满志的湘勇在与太平军交战中还是不堪一击。曾国藩万念俱灰,跳江自杀。直至湘潭的水陆全胜才将他和整个湘勇从死忙中挽救过来。这样不断的征缴,有胜利也有失败,他也曾在困境绝望中弃官回乡。但心中终系天下之事 。凭借自省和坚韧,通过不断的吸收人才 ,反思,反而越挫越勇,直至太平军全部被灭。他严肃军纪  ,惩罚分明,以便鼓舞士气。在追缴太平军时,他宁可错杀一千,也不肯放过一个衣冠败类,这样之狠被冠上“曾剃头”之名。大胜太平军后,各项赏封接踵而至 ,位极人臣,终身荣耀也到达极点  。同时各种担忧也随之而来,不得不忍痛裁军,自剪羽翼。在这个满目苍夷,飘摇欲坠的清朝 ,今乱已平 ,外患堪忧。即便是满怀壮志,也有无能为力的时候。师夷之长技以制夷,创办机器局、兴办洋务又成了当务之急,他的担子依旧沉重。

曾国藩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,他的一生跌宕起伏。他文官出身,却名于战事。他修身律己,坚持每天静坐 ,从中体会和学习为人处世,治学从政之道。他酷爱读书,即使公务在繁忙 ,也要每天读几页。他在唐鉴的指导下,坚持每天写日记。在教育子女方面 ,他要求勤俭治家。他的一生所为 ,都足以证明他是为优秀的军事家 、政治家。他爱才如命 ,求贤若渴 ,他培养了一批像李鸿章、薛福成这样的人才。

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,无法想象当时事之艰难,可就是这样的一个环境 ,却造就了这样前无古人后难有无来者的曾国藩。太平盛世是因为有无数仁人志士披肝沥胆 ,砥砺前行,读《曾国藩》,我们能从历史的时空中感受先贤智慧的文脉,滋养着文明的沃土焕发着无限生机;我们能从一代英豪的成长轨迹中寻觅到大道有成的真理光芒,照耀着铿锵的足迹勇往直前 。读书以明志,让空旷的思想在方寸的书本中充盈智慧 ,这大概就是阅读带来的无限美好吧 。



[关闭页面]    [回到顶端]